發布時間:2022-07-26 作者: 鄭南磊
交易所推進ESG的工作是多層次而且是有體系的,首先在基礎制度上面我們有相關的規則,包括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治理規則。
2022年7月16日-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豐金融研究院聯合承辦,北京巨豐金控科技有限公司、一克納米(新經濟學家)、GF60(綠色金融60人論壇)協辦的宏觀形勢論壇(2022年夏季年會)在京舉行。新華社、人民網、證券日報、證券時報、中國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封面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本次會議。深圳證券交易所研究所(金融創新實驗室)副所長鄭南磊在“圓桌論壇:ESG發展與雙碳戰略”上發言。以下為發言全文:
交易所推進ESG的工作是多層次而且是有體系的,首先在基礎制度上面我們有相關的規則,包括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治理規則。
深圳證券交易所研究所(金融創新實驗室)副所長鄭南磊
主持人:鄭所長您好,我們精心收集和準備了幾個關于交易所如何推進ESG投資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想請鄭所長給我們分享和解答。首先鄭所長能否分享一下深交所目前在ESG相關領域做了哪些基礎工作?
鄭南磊:按主持人的要求我向大家報告一下交易所在推進ESG工作方面我們的一些努力。交易所推進ESG的工作是多層次而且是有體系的,首先在基礎制度上面我們有相關的規則,包括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治理規則。有了規則之后我們要基于規則聚集一批上市公司以及金融產品的發行人,要發行出一批股票、債券等等相關的金融產品,相當于要把市場的規模做大,市場規模做大以后可以進一步做指數、衍生品等等其他產品,基于這一系列實力增加,就可以開展國際合作,所以我們工作是多層次、有體系的。
過去這些年我們第一是持續完善了規則要求,深交所2006年時候已經發布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2010年就將這個指引納入了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在2022年1月我們又進一步修訂了相關的自律監管規則。我們一直持續推動完善公司治理的規則體系,增加它對ESG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施分層次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重點排污企業披露環境信息,鼓勵上市公司形成社會責任的規劃和它的工作制度,將披露ESG履行情況納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考核內容。在2021年深交所有超過2300家公司年報中已經披露了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差不多1600家公司披露了污染防治、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等信息,有550家公司發布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或者ESG報告。
第二方面,我們積極支持綠色產業直接融資。目前深市、重市綠色產業的上市公司超過270家,累計的股權融資超過8100億元,總市值超過6萬億元,占到深市上市公司總市值20%。行業涵蓋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等。這些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7%,為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在2021年《聯合國可持續交易所倡議》,對主要交易所碳排放量的統計排名中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表現最佳,低碳行業的公司聚集效益很明顯。
第三方面,我們不斷加大可持續金融的產品供給,在綠色金融方面截止目前深交所已經累計發行了75只581億元的綠色公司債券,21只290億元的綠色ABS,募集資源主要投向清潔能源、生物質發電、環境治理等領域。在社會影響力金融方面深交所累計發行了88只843億元的防疫債,19只234億元的紓困債,47只272億元的扶貧債和鄉村振興債。
第四,我們大力打造了可持續發展指數,深交所全資子公司信息公司2005年發布了國內首批公司治理的指數,在2008年推出國內首只環保主題股票指數,在2020年就推出了國內首只低碳主題的股票指數?,F在我們已經累計推出了ESG300、綠色金融、碳科技60、碳中和50、碳中和綠債等等綠色指數,推動了碳中和ETF、低碳ETF以及ESG的ETF等等多只產品落地。2022年一季度我們的子公司信息公司建立了自主的ESG評價體系,正式成為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的簽署成員。
第五,對外交流方面我們一直在開展,眾所周知深交所是聯合國可持續交易所倡議、世界交易所聯合會可持續工作組這些工作組織的成員。并且我們承擔了氣候信息披露的專題咨詢顧問工作,在課題研究、標準制定等等方面建言獻策,貢獻了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我們旗下有一個科融通平臺,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的對接平臺,現在也開展碳中和的路演、可持續行業沙龍等等跨境合作,支持低碳可持續領域的企業和項目對接國內外優質的金融和要素資源。在深交所的全球投資者大會當中我們連續三年把可持續投資作為一個重要主題,向國際投資者全面展示深市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成效。
所以上述是深交所近年在推動ESG方面做的主要工作,向大家做個報告。
主持人:感謝鄭所長剛才關于深交所相關工作的分享。第二個問題想請鄭所長為我們分享一下交易所下一步在低碳可持續發展領域有什么計劃。
鄭南磊:今年5月,我們深交所制定了一個專項工作的方案《深交所支持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專項工作方案》,我們希望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打造符合低碳可持續理念的上市公司群體,建立起符合雙碳目標的可持續金融的規則體系還有產品序列,引導金融資源能夠向低碳領域聚集,樹立起深交所可持續交易所的品牌。相關的工作還是五個方面。
第一,要聚集更多的符合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優質企業,聚集上市公司肯定是我們關鍵的工作。為此我們要完善整個培育服務體系,支持引導有低碳領域核心技術的企業在深市首發上市融資,要完善社會責任的報告披露規則,鼓勵資源性的披露雙碳措施和效果,要研究做好雙碳信息披露當中的信息披露的工具,為有意愿的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第二,在金融產品方面,我們要構建低碳可持續同質產品配置平臺,關鍵的幾個工作,一個是要完善綠色債券規則體系建設,研究開發低碳轉型效益掛鉤的債券產品,開發低碳股票指數、綠色債券指數、推動開發碳中和主題以及碳細分領域的經營產品,還要支持更多低碳領域的基礎設施,發行REITs產品,盤活相關的資產,滿足投資者通過多種渠道做低碳相關的資產配置需求。
第三,除了我們自己的在上市公司以及金融產品方面的工作,我們覺得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完善服務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生態,我們調研時候發現愿意做低碳投資的資金、公司非常多的,但是他們普遍覺得操作成本還是有點高,為了解決金融機構操作成本等等方面的問題,還是要努力建設ESG的評價體系,我們要積極拓展ESG評價結果的應用,提升市場影響力,聯合各方力量推動將低碳相關產品的創新研發、強化投資規模等等納入金融機構的表彰、考核指標,激發他們服務低碳發展的內生的驅動力,探索打造深交所的低碳可持續金融信息平臺,加強專題投資者教育,積極培育ESG投資者。
第四,不斷深化可持續金融領域的跨境合作,支持境內的主體加強與國際機構的溝通交流,要積極參與國際科持續金融標準的制定,推動全球可持續金融體系的建設。
最后,我們交易所自身一定要努力建設可持續的交易所,要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實現自身的節能減排,倡導低碳辦公、節約用能,交易所自己要發揮引領作用,履行社會責任,推進低碳可持續交易所建設。
這五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報告。
主持人:謝謝鄭所長剛才的精彩分享。最后一個問題想請教鄭所長,能否為我們大家解讀一下當前ESG投資領域還有哪些重點和難點?
鄭南磊:就我個人感覺,ESG的信息披露目前應該說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看得清是我們看各種事情的前提和基礎,所以ESG的信息披露也是ESG投資的基石,同時也是我們交易所比較關心的內容。前面向大家報告過的,我們已經在上市公司的治理準則、定期報告內容方面對這種實際上是ESG的內容已經做了一定的設計,而且也明確鼓勵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從效果來看A股近年的ESG信息披露也是不斷完善的,比如披露質量方面2021年90%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已經提到環境或者社會議題,滬深300指數的公司當中獨立披露報告的披露率有80%以上,這和海外各國的頭部公司的披露情況基本持平。披露內容來看,議題覆蓋范圍也是很廣泛。
不過總體來看,因為目前境內還尚未出臺專門的ESG信息披露規則,所以境內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總體還是處于起步階段。比如公司治理方面,公司大多數披露三會運作為主,深入解讀怎么樣保障環境、社會責任落實落地的內部治理機制不是很多。再比如說量化披露不足,導致我們要想用數據從大樣本的角度衡量比較公司ESG實踐的進展的效果很難,例如講碳排放是ESG當中很重要的量化信息,但是各個行業的企業怎么樣用統一的核算標準、核算方法、核算口徑來披露碳排放的強度和總量,目前來講還沒有很充分的共識,這也是很多投資機構在過程中困惑的,我要做ESG投資總得知道誰是真的ESG或者好的ESG?,F在有不少投資機構在調查中發現他們得購買第三方的數據,讓他們的操作成本、操作難度增加,這是一個關鍵的堵點。
我們看到近年來國際的可持續發展的信息披露標準是呈逐步統一的趨勢,2021年11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宣布成立了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與社會,今年3月ISSB已經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氣候相關披露的征求意見稿。我們說ESG的信息披露哪怕碳中和信息披露是具有高度區域性和各行各業有自己特殊情況的這么一個準則。未來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有可能成為全球通行準則之一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我們怎么樣堅持立足我們的國情,堅持分步推進原則,建立中國自己的ESG信息披露準則以及我們的話語體系實際上是有一定的壓力的,所以我們感覺推進ESG的各項工作還是要致力于把基礎打好。第一步要致力于把信息披露的基礎打好,在此基礎上各項工作的開展做到心中有數,而且能夠很清晰,效果能看得到。怎么樣快速建立或者加快建立中國自己的ESG披露的體系以及話語體系是現在很關鍵的工作,也是重點難點問題。
一點個人意見供大家參考。
主持人:您有哪些關于ESG的補充。
鄭南磊:謝謝主持人,我很同意陳主任、張教授、李總前面的精彩觀點,ESG根本重要性在于地球只有一個,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所以說履行社會責任這些目標應該來講大方向是肯定沒有錯的,而且每個人也責無旁貸。當然因為這個事比較大,所以推進過程中有一些波動、有一些挫折很正常,工作當中我們要堅持立足我國的實際,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是對的。但關鍵是堅定這個目標,找到適合我們的方法,我覺得是我們工作的基本原則,而不是要對它有什么懷疑和左右搖擺動搖,很有可能就前功盡棄。
關于企業業績它的影響因素非常多,引起我們做實證研究時候,前面張教授也說如果披露做的不好,有可能我們做的數據還得到一個偽回歸的結果。我的感覺我們關心企業業績同時要關心怎么樣做能夠把ESG的工作做好,同時也把它的故事講好。我們觀察上市公司過程當中我們發現能把ESG實際工作和故事都講好的公司一般來講有幾個關鍵做的事情。
第一還是明確董事會的ESG領導責任。ESG不是公司一個部門的事,一定要發揮董事會直接參與的作用,在ESG的評估、決策、監控環節中都要承擔主導的責任,自上而下一個公司才能把ESG做好。ESG自上而下領導責任會體現在哪里?就會非常體現在我們對ESG風險和機遇的評估和識別上面。像剛才陳主任說的,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公司ESG面臨的風險和機遇是不一樣的,所以好的ESG信息披露并不是說我們要用各種原則指引寬泛地披露ESG信息,這樣的工作方式就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而是說企業實實在在找到自己在ESG大潮中的風險和機遇,要對各種ESG相關領域的相關性、重要性他能評估好,把資源和精力投入在適當的核心議題上面,才能把ESG工作做好。
企業在把ESG工作做好同時,要想獲得各界的認可還要不斷的提高關鍵的績效指標的可量化的程度,量化指標披露比較清晰有效,一方面更容易獲得更廣泛投資者的認可,另外一方面也為企業設立了自己行動的指引,ESG領域太廣泛,寬泛地講一些故事好像也能獲得市場同情,但是站在投資的角度,站在真正出企業業績的角度我還是要把企業指標量化披露出來,市場才能看到連續的業績曲線,才能有更多的金融資源、技術資源的注入。
最后,好的ESG實踐要更多注重外部的交流溝通。一方面我們說ESG推進肯定是一體推進的,全國、各個行業議題推進。企業如果關起門來單獨做自己的ESG非常難,所以像剛才陳主任說的,廣開言路,在大潮到自己的位置,同時ESG實踐中他要積極的利用各種機會向外界做ESG的交流溝通,他要積極回應利益相關者關于ESG議題的關切,就包括剛才主持人提出來對ESG和企業業績議題的關切,企業要認真,要持續和專業咨詢公司、大學、媒體等等交流。這樣子企業才能建立起ESG的執行和報告體系,包括領導重視,自上而下推動,包括識別真正屬于自己的機會,包括真正找到適合自己可量化的指標,包括合適的外部交流。經過這個工作我們相信ESG實踐和企業業績之間的正相關性會慢慢形成,而且會顯現,在我們研究中展示出來。
謝謝主持人。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微信公眾號: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