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投融資相比于傳統的綠色環保項目和低碳減排項目等更強調適應氣候變化和全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必要實踐。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全球共識,2022年5月,生態環境部透露,氣候投融資試點已基本完成評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運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全球氣候治理和“碳中和”進程進入主流和快車道,氣候融資在21世紀全球碳中和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將逐漸提高。
王文表示,氣候投融資從政策設計、實踐推行的角度高度服務于地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試點方案本身也強調強化碳核算與信息披露,并積極推動金融工具和服務創新。目前的綠色金融相關信息披露體系缺乏統一的標準、框架和規范,需要相關企業提高信息披露的意識并建立條件。
在聯合國SDM機制(可持續發展機制)將要啟動,以及國際自愿減排市場機制陸續推出的背景下,中國應與國際各相關方一起推動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場的建設,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標準、全球碳價的形成以及碳市場的互聯互通。
馬駿表示,未來30年,綠色低碳投資的總融資需求將達到487萬億元,其中90%要靠社會資本、金融體系來動員。未來的氣候投融資體系的構建至少要做四個方面的工作。
2022年7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召開“碳中和2060與綠色金融論壇(2022年夏季)”,邀請多位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知名專家參與討論,并對外發布《氣候投融資與中國未來》智庫研究報告,首次對外解碼中國綠色未來。